本学期,体育教研室的陈可林、覃柳青两位副教授,在乒乓球的教学过程中,针对学生对乒乓球的认知程度,开展了以赛带学、以赛带练的教学方法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众所周知,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制约,很多向往大学的学生,上了中学之后,便很少走进运动场,所以对各项球类的常识知之甚少,据覃柳青副教授对乒乓球专选班的调查,有100%的学生懂得有乒乓球这项运动,有80%的学生在读小学时接触过乒乓球,有不到30%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偶尔打过乒乓球,只有2%的学生参加过小型的比赛。这组数字,对于一个乒乓球大国来说,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讽刺。
在教学过程中,两位副教授发现,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发球和推挡都不会,更别说是接发旋转球和拉弧圈球了。按常规的教学方法,老师一板一眼的教如何接发球,如何搓球,如何推挡,如何扣杀。学生们也亦步亦趋地学,老师教得费力,学生学得无聊。课堂的气氛活跃不起来,学生的激情散发不出来,整堂课显得死气沉沉。
针对这种情况,陈可林、覃柳青两位副教授反复研讨,最后达成共识,首先他们认为:他们要培养的不是专项竞技运动员,而是培养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,通过对兴趣的培养,将他们塑造成勇于面对困难,善于解决困难,有着坚忍不拔、积极向上、遵守规则精神的人。其次,他们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,认为只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,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。
为此,他们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,充实了教学内容,将赛制引进了课堂,赛会上所有的一切,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,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边学边练,边练边赛。这样一来,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,也使他们对这项运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。
据课堂观察,在上课时,已经没有闲散观望的学生。课外观察,晚上七点至九点,文体馆一楼的乒乓球桌学生的使用率100%,架空层的乒乓球桌学生使用率也在10%。
这说明,陈可林、覃柳青两位副教授的教学方法,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。